
临近年关,年味渐浓
襄阳古城里的年味
是对历史的缅怀
是对传统的坚守
更是对文化的弘扬
100多场促消费活动
1月6日,襄阳市正式启动“年在荆楚巳已如意”乐襄新春消费季,将开展100多场促消费活动,实现吃喝玩乐游购娱全覆盖。
打铁花表演
据介绍,市商务局将围绕“年在荆楚 巳巳如意”乐襄新春消费季大型促消费活动,聚焦“汽车消费、家居家纺、餐饮服务、商圈商街、国货潮品、数字消费、冰雪消费、商文旅融合”8大消费领域,在全市推出年货节、艺术文化节、音乐美食节、瑞雪潮玩节、民俗文化表演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实现吃喝玩乐游购娱全覆盖。
活动丰富人气旺
各地联合发力,致力打造“颠覆式创意、沉浸式体验、多元化消费”新春消费新场景。樊城区即将举办的第二届新春年货购物节、新春童装展销会、新春皮草展销会、迎新春晚会等活动,将贯穿新春佳节,让市民在热闹中寻年味、享年趣、囤年货。襄城区第二届年货节将以非遗市集、年货、风味小吃美食、湖北老字号、荆楚优品、庙会文旅为主导,在美联购物广场、襄水街设展位120个(其中非遗市集10个)。南漳县将举办新春游园会暨乡村年货节活动,全面推介乡村绿色、生态资源,进一步带动乡村农特产品销售,还将开展和美城关·温暖在身边京东家电家居“美好乡村计划”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推动活动,发放惠民卡,叠加厂家让利、商家促销、以旧换新三重惠民政策,推动以旧换新政策进乡村、进社区。老河口市将依托乡村文旅举办“心连心乡村故事汇”年货节,通过线上电商平台直播销售与线下展区推广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本地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谷城县将以“迎春惠民·年味大集”为主题,在五山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邀请广大游客品尝百家宴、过腊八节等。
促销活动精彩纷呈
与此同时,各类促消费活动还有利好政策的加持,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发放消费券,用真金白银的优惠助添消费活力。2024年12月28日,第一批“惠购湖北”消费券如期发放。相较往年,今年湖北新春消费季优惠力度更大、优惠政策更多。围绕零售、餐饮领域,全省将发放“惠购湖北”消费券1亿元,其中,襄阳发放总金额878万元,优惠幅度达到7.5折,让消费者开开心心办年货、换新装、聚餐。
旧物“焕”新颜,换出新生活,新的一年“换新”潮将持续加力。按照统一部署,2025年“两新”政策还将加力扩围,推动群众受益、企业获利、经济向好。汽车置换更新取消车辆登记地限制、可多次享受补贴,电动自行车补贴标准提高;家电补贴品种已从5类拓展到8类,厨卫补贴品种已从12类增加到23类,再扩大到51类,家装类增加23类、增加定额补贴标准,且消费者只购新、不交旧也可享受补贴,补贴范围增加,补贴流程简化。各商家也推出返券、满减、买赠、补贴等叠加优惠,让市民买得放心、换得舒心、新年过得更开心。
年味与腊味交织
对美食的追求
饱含对家的深情
灌香肠火爆
清洗去皮切肉,将剁好的肉泥与秘制的调料搅拌,再用加工设备灌进散发着油光的半透明肠衣,捆绑分节、扎孔排气一气呵成……不到三十分钟,香肠就灌制完毕,这幕熟悉的场景,正在襄阳各大菜市场上演。临近年关,记者走访发现,我市各大农贸市场香肠制作点的生意迎来热潮,部分商家入冬以来每天加工近600斤。

檀溪湖农贸市场一灌香肠摊位
1月11日上午,檀溪湖农贸市场内,许多猪肉摊位前摆放着香肠加工设备,吸引了众多顾客。其中方全友粮油食品店前一派繁忙景象,三位工作人员正加紧为顾客灌制香肠,动作娴熟。
正在等待的顾客卢女士表示:“我买了20多斤肉来加工,主要是过年自己吃和待客。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来这家店灌一些香肠,已经是老顾客了。往年灌五香麻辣的比较多,今年多灌了些广味的,换换口味。”
在襄阳市场上,许多香肠加工店可以根据顾客的口味灌制香肠,种类繁多,包括原味、麻辣味、五香味、广味、潮汕、腐乳等多种口味。“襄阳传统的口味以五香味、麻辣味为主,近几年,人们对口味的追求更加丰富,我们也随着客户需求,推出更多味道,广味香肠卖得越来越好。”方全友粮油食品店老板方全友告诉记者:“冬至以后,进入腌制的好时节,直到过年都是灌香肠的销售高峰,顾客自己买肉来灌制的每天能达到近600斤。”
在大世界农贸市场,张氏香肠加工制作点生意同样兴隆。“现在正是灌制香肠的旺季,每天能灌三、四百斤。”现场忙着捆绑香肠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顾客可以选择直接购买灌制好的香肠,刚灌好的售价为25元/斤,晾干的则为30元/斤;也可以自己买肉前来灌制,加工费为3.5元/斤。许多顾客认为亲自买肉加工更让家人吃得放心,因此,选择自己付加工费买肉前来灌制的顾客比例更高。一些在外工作,回家过年较晚的顾客则会选择我们灌好的香肠成品,买回家直接就能吃。”

大世界农贸市场肥瘦相间的香肠
张氏香肠加工制作点不是一直营业,老板张少坤平时在酒店当厨师,每到过年就在农贸市场的摊位上制作香肠。他表示,一般适合灌制香肠的是猪前臀尖肉和后臀尖肉,前者比较松软、后者比较紧实,根据不同口味客户会选择不同部位。“我们灌制的香肠很受欢迎,有的顾客今年都来灌第三回了,因为前两回灌的已经吃完了。”
随后,记者还走访了仲宣楼等农贸市场,灌香肠、缠缠蹄加工店也是一派忙碌景象。除专门的香肠加工店外,市场上部分猪肉摊也能提供香肠的代加工服务,加工费基本在3元/斤。灌制好的香肠根据风干程度的不同,售价在20元-30元/斤。
年关越近,年味愈浓。香肠作为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是家家户户的年货。目前随着气温持续走低,襄阳市民灌制香肠的热情正逐渐升温,且保持上升趋势。预计这股腊味制作热潮将持续至春节,成为冬日里城市独特的烟火气息与传统年味的生动写照。
“新衣”里裹着年味
今年的仪式感
要穿国潮服饰才对味儿
国潮服饰成顶流
“过新年,穿新衣”。随着蛇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印花马面裙、“新中式”羽绒服、红色斜襟外套等国潮服饰,受到大家的追捧,将春节“氛围感”直线拉满。

武商襄阳购物中心内的国潮服饰店
销量走俏,国潮穿搭崭露头角
“我们家的马面裙分为织金类和刺绣类,根据技艺价格从100元-400元不等,是店里的新春热销款,生意好的时候一周能卖4、5件。”在古城北街“国潮风”服饰店,老板李海清告诉记者,临近春节,国潮服饰销量可观。

北街国潮风店铺的织金马面裙
2022年,李海清将传统的时装店进行转型升级,改成国潮服饰店,销售马面裙,斗篷,“新中式”里衣、外套等。“我也是跟着时代的步伐,在调整经营方向。北街这里外地游客很多,来买国潮服饰的不仅有本地居民,我的顾客还有来自外地乃至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的游客。”李海清说。
除了在北街这样的热门景点,国潮服饰受到欢迎,商圈商场也有国潮服饰品牌入驻。来到武商襄阳购物中心,“凤禧”在一众时装中格外显眼。店内装修雅致,长袍短褂、马甲披袄、旗袍等国潮服装代表单品整齐悬挂。顾客三三两两地在挑选衣物。

国潮服饰店店员正在介绍服饰
店员王静介绍说:“我们店以旗袍为主,临近春节,每个月营业额超过5万元,十二月旗袍卖的最好,接近7万元。”
记者注意到,襄阳不少服饰店铺争相推出“新中式”的新年“战袍”和拜年服,它们被摆放至店铺中最显眼的位置,精致的花样图案、传统的盘扣设计备受消费者欢迎。
“相比于普通大衣、裙装,‘新中式’单品既应景又日常。”一位来自河南南阳的顾客对着镜子换上一件淡紫色的羽绒服:“我快60岁了,这次年前来襄阳玩,看到这家店就想换换风格,第一次尝试一下‘新中式’的衣服。”
巨头入场,品牌布局逐鹿市场
在国潮风辐射下,各路服装巨头也纷纷发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自身产品相结合,从不同维度探索文化与品牌的深度融合。

安踏专卖店“好事发生”系列服饰
在武商襄阳购物中心安踏专卖店内,2025年新春发布的“好事发生”系列,成为店铺销售的TOP款。“这件卫衣上面印制的如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喜庆的物件,同时红色也是春节的应季单品,目前这款一周能卖三、四件,库存已经不多了。”店员余甜介绍说。
而在李宁专卖店,国潮风更是处处可见,卫衣、外套、裤子、鞋上中国传统元素应用其中。热销款包括国风“日进斗金”系列服饰、“赤兔”跑步鞋和“扶摇”跑步鞋等,都是传统典故的具体映照。
记者看到,除了主打“国潮”风的安踏、李宁等运动品牌外,太平鸟、波司登等服装、羽绒服巨头也纷纷推出国风系列产品,将中国传统服饰特色与现代时尚相结合。
“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有国潮风渗透,我感觉非常自豪。希望他们在设计、研发、生产上继续努力,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服饰,让我们对文化自信,有更贴近生活的理解。”市民黄茜表示。
潜力无限,文化自信征途可期
“从汉服流行到‘新中式’穿搭随处可见,说明更多人能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消费者许宏表示,希望国风服饰不仅风靡一时,而是成为未来更多消费者服饰审美的“长期主流”。

武商襄阳购物中心内的国潮服饰店
近几年,国风服饰走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生活中。改良旗袍、汉元素大衣和刺绣裙等新中式服装深受欢迎。根据央视财经《2024财经榜》报道,2024年“双11”期间,某电商平台“新中式”女装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倍。“国风女装”“新中式女装春秋款”成电商平台的热门搜索词,合计搜索量近400万次。
与此同时记者看到,包括淘宝、抖音等在内的电商平台,也将蕴含新中式风格特色的服装品牌作为重点孵化和扶持对象,以期在更广阔的市场需求下为平台创造更高的流量和业绩。
据业内人士指出,国潮服饰在当下时尚舞台地位重要,发展潜力巨大。其兴盛源于时代发展与文化觉醒,年轻消费者是主要推动力。他们借国潮服饰表达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彰显民族自信。希望国潮服饰持续发挥传承文化的作用,在时尚潮流中稳步前行,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贴年画
迎新春
古城风景这边独好
年画迎新春
1月12日,农历腊月十三,记者从汉江国投旗下襄阳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襄阳文旅集团)了解到,“年画迎新春 欢喜过大年”暨六〇三非遗年画嘉年华活动成功举行,襄阳古城有5处主要景点迎来巨幅门神年画,成为全城瞩目焦点,引来众多市民和游人打卡拍照。

临汉门南侧城墙上展现的是杨柳青年画里的经典门神形象秦琼、尉迟恭

临汉门全景
此次非遗年画嘉年华活动由六〇三文创园、襄阳文旅集团联合策划执行,12日当天工作人员已将门神年画装饰完毕。这5处门神年画装置点位分别为,临汉门、长门、单家祠堂、襄王府和仲宣楼。年画风格流派有北派的武强木版年画、杨柳青木版年画,南派的南通木版年画等全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非遗年画。

震华门上则是武强年画中的关公形象

震华门全景
这5处门神年画装置点位中,尺幅最大的门神年画,位于临汉门南侧城墙上,画幅高达4米,展现的是杨柳青年画里的经典门神形象——秦琼、尉迟恭。
襄王府门前的红门上,贴有大戳锤门神——神荼、郁垒的年画形象。这两位门神在荆楚大地上的历史由来已久,对于襄阳来说可谓“本家”门神。

襄王府门前为神荼、郁垒的年画形象
而在纪念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震华门上,则是武强年画中的关公形象(骑马门神),象征着力量和威严,能够保护家庭平安。

单家祠堂门前的年画是杨柳青年画的天官形象
本次活动不仅有武将门神,更有文官门神。在单家祠堂和仲宣楼,杨柳青年画与南通年画里的天官形象遥相呼应,象征着文运昌盛、家庭和睦。

仲宣楼年画上的天官形象
据了解,本次非遗年画嘉年华活动将持续至2月28日。此外,六〇三文创园还将持续举办年画展、非遗体验、精美年画送万家等活动,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参观体验。
穿过古朴的城门
步入石板铺就的街巷
襄阳古城正以丰富的年俗活动
将我们带回淳朴的年味记忆中
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和独特的人文艺术魅力
传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
书写着新时代下的文化新篇章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朱科 殷素 韩秀嫣 张文豪
通讯员:刘蒂尼 陈启龙
编辑:董子川 韩秀嫣 | 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 | 审核:龚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