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在学校吃得好不好、放不放心,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去年8月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启用学校食堂智慧监管服务平台,让食堂的采购、食材、账目、消费等全流程,阳光运行于平台的监管之下。今年,市政府又将“中小学校数字食堂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办理,下大力气守护校园“舌尖上的安全”。

襄阳四中义教部的智慧食堂是2024年12月15号正式投入运营的,无论是从食品采购还是就餐支付、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能实现一屏监控。

襄阳四中义教部六年级学生徐明泽说:“有土豆烧鸡、腐竹炒肉,还有牛肚、青菜,在食堂吃方便一些,而且比外边卖的饭便宜。”
襄阳四中义教部副校长张兵说:“我们学校食堂的价格实行AB两种套餐,A套餐11元,B套餐13元,A套餐是两荤两素一汤一水果或牛奶,B套餐是三荤一素一汤一水果或者牛奶,我们这个价格是家委会来制定的。”

据襄阳四中义教部方面介绍,目前,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学生有200多人,晚上有一千多人,通过食堂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家长从手机上就能了解孩子吃得到底好不好、放不放心。

襄阳四中义教部学生家长张宜说:“通过这个小程序就可以看到每天的食谱,菜样是非常多样化的,包括学校对科学营养的搭配之类的。”
襄阳四中义教部学生家长郑涛说:“孩子们如果在口味上有一些需求的话,学校食堂也有调整,比如说有的孩子说牛肉面有点辣,学校这边又提供西红柿牛肉面,我们非常满意。”

襄阳四中义教部副校长张兵表示:“对学校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的食材从采购、加工、生产一直到售卖,都是阳光透明的,确保了我们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确保了学生的利益。”

据市教育局介绍,2024年8月,本市正式启用学校食堂智慧监管服务平台,从食品采购、就餐支付、营养膳食、财务管理等,实现全数据链条、全流程监管。

襄阳一中食堂仓库管理员李琴说:“这是我们平台的食材,我可以从这里选择商品,也可以选择供应商,就是线上下单的话,对食堂的透明化、财务透明化会更有帮助一些。”
襄阳三中总务处主任杨胜安说:“学校可以实时监控食堂的财务状况,确保食材费用支出,占成本总支出的比例不低于60%,食堂利润不高于5%,确保食堂托管经营方微利经营。”

襄阳市学校食堂智慧监管服务平台业务负责人熊凯介绍:“比如说这个学校的菜品,它的售价是在平均值30%以上,然后系统会提出一个阈值,肯定要去检查一下它这个菜品的定价是否是合理的,因为要溯源它的食材价格是否合理,它的人员工资是否合理,它的管理成本是否是合理的。”
襄阳市学校食堂智慧监管服务平台的启用,让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在阳光下运行,这个平台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让它的监管更加的智慧高效?也得到了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市政协委员李贝西说:“我建议这个平台里面的膳食管理系统,要发挥出它的一个专业的作用,要结合我们本地学生的营养特点,和我们襄阳市的营养标准,然后通过平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带量食谱,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学生每一餐饭,都是营养均衡的。”
市政协委员徐圆圆说:“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我们各个县市区的幼儿园以及民办学校,当然我们的城区不少公办学校,目前也是集中配餐,如果像这样的一些配餐网点,它能够连到我们这个平台上,就有更多的孩子和家庭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受益。”
市政协常委张东说:“要进一步地完善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除了现有的采购、财务营养数据之外的,还可以再增加一些对学生饮食的偏好、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分析,这样的话就可以为我们学校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5年将继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市政府更是将“完成543所中小学校数字食堂建设”,纳入今年的民生实事办理,让“校园餐”成为“良心餐”和“放心餐”。
市学生资助和学校后勤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严宇昂表示,计划到2025年底,运用平台实现对全市幼儿园食堂和校外供餐企业的全覆盖监管,在营养膳食系统方面,中心将联合高校和营养学会等专业机构,对系统内的食材工作进一步的优化完善,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将结合平台的使用,出台准入机制和黑名单机制。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方兵 | 通讯员:陈建波 薛晶晶
编辑:刘斌贝 | 校对:刘媛
责编:李丹 | 审核:周嘉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