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号上午,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巡护人员,在汉江中心的鹞子洲上,发现一种稀有的植物,因为面积大,立马反映给相关专家。随后赶到的专家查看后说,这种植物并不是外来物种,而是我国大豆的祖先——野大豆,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据介绍,野大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起源并驯化于中国,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具有抗盐碱、抗寒、抗旱、抗虫、抗病的功能。过去由于植被破坏、大量采挖等原因,数量越来越少,而鹞子洲上的野大豆有二十多亩。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介绍,汉江洲岛上原本就有稀少的野大豆,去年,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在鹞子洲上植树时,把沙地翻了四次。

林业高级工程师占绍文介绍,在翻地过程中,野大豆的种子扩散开来,所以出现了二十多亩。
林业专家表示,鹞子洲上的野大豆群落,是目前全市发现面积最大的原始物种,对大豆品种的改良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

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主任李红海表示,湿地公园已将这二十多亩的野大豆群落划为重点保护区域,将加强巡护,加强监测。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汪洋 | 通讯员:赵重宇
编辑:杨襄宜 | 校对:黄娟
责编:郑海 | 审核:周嘉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