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谷城县庙滩镇中华鲟繁育基地,4条中华鲟顺利产下近百万枚鱼卵。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工程师熊伟介绍,这4条中华鲟产卵之前,他们依次给鱼做了体检、打针催产等工作,母鱼产卵后,他们还将进行人工授精、孵化等工作,待两个月后中华鲟幼鱼达到10公分以上,便可放流长江。


中华鲟作为古老的珍稀鱼类,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据资料显示,2017年至2023年,中华鲟自然繁殖已连续中断7年,目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庙滩镇中华鲟繁殖基地是鄂西北地区唯一一家中华鲟养殖保护基地,基地共有中华鲟亲本种鱼100余尾,长江鲟亲本种鱼1000余尾。从2018年至今,基地参与中华鲟保护工作以来,已经成功繁育中华鲟和长江鲟共计6个批次。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工程师熊伟表示,从这几年的表现来看,中华鲟和长江鲟非常适宜在这里培育,后续中国科学研究院还将继续和基地开展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研究,力争每年都有新的突破。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陈洁
编发:胡劼菲| 编辑:刘建业
责编:何雯 | 审核:程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