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襄评丨深培沃土育新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襄阳“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正是以榜样力量引领青少年成长的生动实践。它带给我们启示:要成为“新时代好少年”,须深植三重根系。

第一重是“志向根系”,须深植于民族复兴的土壤。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唯有把“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以“请党放心”的誓言为种子,以“强国有我”的担当为雨露,才能让理想之苗根深叶茂。

第二重是“品德根系”,须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从“卧冰求鲤”的孝道到“程门立雪”的尊师,中华美德是滋养品格的甘泉。张慧慧同学正是将个人志趣与传统文化同频共振的典范。今日,襄阳少年当以“日行一善”为尺,以“见贤思齐”为镜,在知礼守规中培育浩然之气,让道德之花在细微处绽放。

第三重是“本领根系”,须努力深扎实践的沃土。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始于田间地头的躬耕,屠呦呦团队青蒿素的发现离不开实验室的坚守。“新时代少年”当以“手脑并用”为犁,以“知行合一”为锄,在探索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的栋梁之材。

培养“新时代好少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要重教善导、以身作则,学校要立德树人、用心培育,社会各界要营造清朗向上、关爱互助的良好环境。唯有各方合力托举,共绘“育人同心圆”,才能让每一株幼苗都向阳而生、拔节向上。这正是“新时代好少年”成长最美的注脚,也是民族复兴最坚实的希望。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董子川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