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记者从汉江国投了解到,市荆州街小学、市第一实验小学、市第七中学3所学校迁建项目当前正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开工短短3个多月,市荆州街小学迁建项目(一期)总体形象进度已达18.5%,市第一实验小学迁建项目施工完成9.5%,市第七中学迁建项目施工进度超18%。

项目建设的突飞猛进,得益于坚实有力的党建引领。项目自启动之初,便锚定“党建强则业务精,业务强则党建实”的工作理念,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项目建设“第一要务”。在党建引领的带动下,三所学校迁建项目高效完成“五证同发”,不仅大幅压缩了行政审批周期、刷新了项目落地效率,更以实打实的成果,生动诠释了行政审批的“襄阳速度”。

作为襄阳推动古城功能疏解、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的关键民生工程,3所学校迁建项目因涉及多个参建单位、工序密集,曾面临协同推进难题。为破题提速,成立古城教育功能疏解项目临时党支部,来自汉江项管、襄阳路桥、汉江城建、东风鸿远、市建科院、市规划院等参建单位14名党员组成攻坚队伍,将党建阵地直接扎根项目建设一线。

临时党支部成立后,第一时间锚定“提速保质量”目标,以“组织共建、理论共学、难题共解、质量共保”打破单位壁垒,通过“五化”管理模式将党建效能转化为进度动能。
在聚焦急难险重任务中设立“党员责任区”。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围绕项目建设的关键节点和重点任务,设立党员责任区,划分党员责任范围,由党支部书记带头冲锋,带领党员通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接连攻坚项目地质复杂、资源协调?、恶劣环境作业等难题,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临时党支部选取党员骨干组建“攻坚突击队”。在襄阳连续阴雨的天气下,组织各参建单位驻场党员,及时沟通现场因天气原因影响项目工期方案,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确保项目的建设工期,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彰显党员担当。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建立“党员巡哨点”机制。开设“工地微课堂”,推行“党员安全结对”,每日开展质量安全检查,针对“基坑支护”“高空作业”等高风险工序开展专项监督,最终实现“建得好、用得好”的目标。
如今,3所学校迁建项目持续保持“快节奏、高质量”推进态势。全体党员在一线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将分散力量拧成“一股劲”,有效化解工期紧、主体多的挑战。预计3所学校迁建项目2025年12月主体结构完工,2026年6月完成装饰装修和室外景观,同步启动验收工作,2026年8月完成联合验收,2026年9月投入使用。临时党支部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红色引擎”驱动项目建设,紧盯每一个进度节点,让民生工程早日惠及广大群众。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朱科丨通讯员:尚婷婷 杨荣清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