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16厘米长的筷子,嵌顿于十二指肠内整整40年,近日,医生在内镜下成功取出了这支筷子。
62岁的李先生来自襄阳市区,40年前误吞了一支筷子,一直未随大便排出体外,其后偶有腹部不适,也未做检查及治疗。近来,李先生感到右上腹阵发性疼痛,随后入住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外科)二病区。
入院后,李先生行CT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至降部内可见条状高密度,考虑异物嵌顿于十二指肠。普外科副主任王俊和医生王华乔经过详细阅片,并请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敏会诊,考虑因异物嵌顿于十二指肠,异物如果不及时取出,一旦出血穿孔,患者会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面临行开腹手术干预的风险。
经过充分的评估,医疗团队决定,在全麻插管下,对李先生行急诊胃镜探查。当胃镜进入十二指肠,见筷子形态质地正常,一端嵌顿于球部前壁,一端嵌顿于降部乳头对侧,呈纵轴嵌顿于十二指肠球部至降部之间,嵌顿处可见深溃疡形成。

医生首先利用异物钳松动筷子嵌顿部,然后利用角度挑出嵌顿筷子端,同法挑出筷子另一端,然后通过异物钳结合圈套器成功将筷子以平行于食管腔的方向取到口腔。筷子到口腔后,因口腔下咽与食管有近70度夹角,反复调整方向无法取出。危急关头,由消化内镜中心经验丰富的护士用口垫撑开口腔,让内镜退出,用圈套器套紧筷子后顺着舌根角度缓慢拉取,最终将困扰李先生多年的这支筷子顺利取出。

经测量,取出的筷子长度约16cm。再次进镜观察,见十二指肠筷子嵌顿处有深凹溃疡形成,在内镜直视下置入鼻空肠营养管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以下,并置入胃管行胃肠减压。术后,患者返回病房,无腹痛、腹胀等症状发生。
医生称,这种在十二指肠40年的异物很罕见,国内外鲜有报道。筷子之所以在李先生胃内呆40年,而没有特别不耐受的症状,是因为他运气非常好,筷子在十二指肠内嵌顿的方向正好与十二指肠长轴平行,与蠕动方向一致,受力面小,受到食物冲击力较小。其次,筷子前后端嵌顿于十二指肠球部、降部,中间卡在球降部交界处,呈“三点一线”,保证了筷子在蠕动过程中,位置基本保持不变。
医生介绍,上消化道异物是指误吞或故意吞入消化道的各种物体,常见的异物如鱼刺、骨头、假牙、硬币、发卡、玩具、针线等,卡在食管或胃内。随着内镜设备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成为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已经成熟开展此项技术,为许多患者排忧解难。医生提醒,进食时需细嚼慢咽,避免说笑,如不慎误吞异物,切勿采取食物强制吞咽、喝醋等错误方法促进食物排出,避免损伤消化道和食管,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记者孙宁|通讯员:李琼霞
编辑:李燕飞|校对:杨霞
审核:蔡彦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