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东方白鹳连续两年现身宜城万洋洲

日前,观鸟爱好者李剑秋在湖北宜城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再次观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的身影。这是该物种继2024年1月首次“到访”后,连续第二年现身于此。作为对栖息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的濒危物种,东方白鹳的“再度回归”,成为当地生物多样性提升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印证。

东方白鹳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其栖息地须满足食物丰富、水源清洁、生态优良等严苛条件。万洋洲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毛祥介绍,此次观测到的东方白鹳在空中盘旋数圈后落地,在浅水区从容踱步、低头觅食,状态自然,未见畏生。他表示,东方白鹳夏季在北方繁殖,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南迁越冬,“宜城湿地优良的生态与充足的鱼虾资源,正逐渐成为它们理想的停歇地与越冬家园”。

东方白鹳的“留恋”仅是万洋洲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湿地已记录到鸟类11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包括中华秋沙鸭、黑鹳、青头潜鸭和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1种。昔日的普通湿地,正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这一生态转变,源于我市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实践。近年来,当地将湿地保护纳入区域生态发展核心规划,通过种植芦苇、香蒲等本土水生植物修复植被,运用生态浮岛与微生物净化技术改善水质,并严格管控工业排污与农业面源污染,从源头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完整。

作为全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中线的重要驿站,万洋洲还设立了汉江生态资源保护协同工作站,整合环保、林业、水利等多部门力量,构建起“多部门联动、全时段守护”的保护体系。如今,这片湿地不仅让东方白鹳安心“驻足”,更吸引中华秋沙鸭、黑鹳等珍稀鸟类群体规模逐年扩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样本。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芳丨通讯员:李丹 赵月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