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农机抢收+烘干+监管全链条护粮

10月16日,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禾冉家庭农场的4台烘干机正日夜不停作业,每天能烘干水稻100吨,覆盖周边7个村。

面对连阴雨天气,高水分的粮食抢收后,必须抓紧烘干晾晒。在另一处的张集镇海新粮油烘干厂,一辆辆满载着新鲜收割稻谷的车辆缓缓驶入,有序排队称重、入库、烘干。该市农业农村局农机股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66家烘干点117台套烘干设备已满负荷运转,优先处理高水分粮食,防止堆放霉变。

南漳县张元元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种了1500多亩水稻,一方面动用5台大型机械,每天能收割300多亩,同时启动了7组烘干设备,边收边烘,每天能烘150吨以上,已于近日全部收完烘完。

“湿粮及时烘干,品质才有保障。”宜城市鄢城街道木渠村种植大户杨健说。该市一方面向农户公布机械化烘干保障热线电话,为需要提供服务的农户联系就近的粮食烘干站点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深入粮食收购企业和烘干站点,重点打击串通哄抬粮食烘干价格和压低粮食收购价格等等损害种粮农民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好农户经济利益。

“农业部门积极应对恶劣天气,提前谋划,检修收获机械和烘干机械,保证机械处于良好状态,并充分发动全市粮食烘干中心和站点,开足马力,歇人不歇马,保证所有粮食的烘干,防止和减少‘仓门灾’,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宜城市农业农村局高级技师贾立成说。目前,该市建有158个烘干点,共有293台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达7970吨,为粮食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今年以来,面对持续干旱、旱涝急转等不利气象条件,我市不等不靠、迎难而上、积极抗灾,全市已派驻十个专班分赴各地统筹协调,要求各地继续加强农机具调度和机收作业保障,粮食烘干站马力全开,确保已收粮食烘干后安全入库,坚决打赢秋收攻坚战。

记者从市农机服务中心获悉,全市共有烘干机1503台,单日粮食烘干能力15万吨,目前正“火力全开”,可满足日收获30万亩粮食的烘干需求。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周红南丨通讯员:龚红碧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