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轰鸣,车轮滚滚。10月22日上午,在经历了连续近一个半月的阴雨天后,襄城区卧龙镇横岭村的田野上终于迎来久违的阳光。数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金黄的玉米地里来回穿梭,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收作业,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抓住这宝贵的晴好天气,全力确保颗粒归仓。

据了解,今年横岭村共种植玉米3500亩。然而,自秋季以来持续的阴雨天气,给秋收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导致玉米收割期被迫推迟近一个月。

“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今天天气刚一放晴,就立刻组织了专业的农机队伍下田抢收。”横岭村村书记付秀娟在现场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在一周内完成全部3500亩玉米的收割任务,并随即进行土地翻耕,紧抓农时,及时播种下一轮的油菜和小麦等农作物,最大限度减少前期阴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年4月,襄城国投绿谷公司与横岭村合作,共同流转土地4000多亩,并实施了“小田并大田”的土地整合项目。
“以前最怕的就是这种连阴雨,我家那八九块零散地,自己种费时费力,雨天地湿人进不去,收割机都不愿意进来,眼看着庄稼要烂在地里,干着急。现在好了,村里统一调度大型机械,雨一停就能集中抢收,心里踏实多了。”村民张大姐说。
襄城国投绿谷公司副总经理王瑶介绍:“通过‘小田并大田’,我们将原本零散的土地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了集体规模化种植。这种模式不仅优化了耕地资源,更在农业生产中实现了人力、物力的集约化使用,显著降低了种植成本。这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推动了国有资本的增值,真正实现了双赢。”
下一步,卧龙镇横岭村将继续推广“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计划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延保到期前完成全村所有耕地改造,同时完善仓储、烘干、加工等产业链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让更多农户共享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果与红利。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通讯员:董美丽,刘胜兰,陈梦雪
编辑:杨景 | 校对:陈霜
责编:刘惠 | 审核:廖双来

请输入验证码